高新区科技创新部: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新区科技创新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抓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认真落实省、市、高新区各项决策部署,深刻领会全会对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坚持创新主体培育,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科创生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活跃,发展才有持久动力。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深入推进“拓源、扩基、登高、升规”四大工程, 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遵循科技企业成长规律,加强科技型潜力企业研判分析,建立“条块”结合的工作体系,组织全员力量和全部精力下沉到基层一线,分层分类精准指导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小升高”“企业研发后补助”“创新券”等各项惠企政策,激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努力培育更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7家。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入库170余家。 加速关键技术攻关突破 关键核心技术是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高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集聚创新资源,依托各级科技计划,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和科研优势,加强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力争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形成一批知识产权,带动一批关联产业,推动更多重大创新成果在高新区落地转化并实现产品化、产业化。今年以来,5个项目获批市科技创新发展项目(政策引导类);推荐8个项目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其中包括6个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个军民融合项目和1个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推荐7个项目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推荐38个项目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计划项目;推荐11个项目申报市科技创新“双十工程”项目指南建议,其中包含8个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和3个重大成果转化类项目;推荐1个科技成果申报山东省好成果;山东四维卓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入选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推荐公示名单并完成现场考察。 促进创新平台优化升级 创新平台是实现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与共享的重要载体,对于积蓄创新策源动能,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积极构建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布局,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不断增强关键领域技术创新供给能力,全面提升现有创新平台能级,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提升全区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今年,高新区成功获批9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累计获批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36个,其中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动力源。 加强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归根结底是人才驱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培养和集聚大批高端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一支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的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依托各级人才计划,充分发挥校地企战略联盟作用,聚焦“高精尖缺”导向,利用好高新区“双行”活动,创新人才招引模式,引进与培养结合,直接引进与柔性引进结合,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在科研一线、生产车间、项目建设一线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畅通人才流动、产学研合作渠道,充分释放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发挥人才的智力支撑作用。今年以来,组织区内企业与18所高校、院所开展技术交流、成果对接活动20余次,促成40余家企业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形成企业、高校无缝衔接、高效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聚焦企业发展需要,选聘“科技副总”20人。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把构建开放包容、高效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努力适应创新需求,提升创新浓度,厚植创新土壤。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孵化体系,统筹协调整合各类创新创业有效服务资源,面向各类企业创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各类需求,着力提升“高新科创荟”品牌效能,遵循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规律,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提供全程精准服务,今年累计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技能培训等企业服务活动18场次;依托“科金荟”平台,1—7月份共计授信17笔,授信额度达5300万元。聚力园区孵化项目招引培育,今年以来,组织项目入驻评审活动五批次,国有园区共计导入项目49个,在孵企业达352家。更加注重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汇集技术、成果、资金等科技资源供需信息,共享技术平台、仪器设备、专家人才等创新资源,提供人才创业、政策落实、知识产权等专业化和集成化服务,构建流动、高效、协作的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实现科技资源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下一步,高新区科技创新部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学习贯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